你可能正在忽略關鍵的訊息
我們都知道挑選營收年增率超過20%的股票,是一個常見且有效的成長股投資策略。理論上,營收持續成長的公司,未來股價應該有良好的表現。

現在試著想像一下這個場景:早上9點,你打開看盤軟體,發現一檔股票營收成長20%,股價創新高準備漲停。你的心跳開始加速,手指在手機上顫抖,腦中只有一個想法:「趕快買!」
等等,先別急著下單。
如果我告訴你,同樣都是買營收成長20%以上的股票,有人賺了2656%,另一個人卻賺了4244%,你相信嗎?差別只在於一個小細節:就是投資人有沒有確認最新營收已經公布。
這聽起來很瘋狂,但這是我用18年程式交易經驗,加上真實回測數據得出的結論。
台股的遊戲規則:營收公布時間
在開始之前,我們必須了解台股的一個重要規則:
每個月1號到10號,所有上市櫃公司必須公布上個月的營收數據
這是什麼意思呢?舉例來說:
- 7月1日~10日:公司公布6月營收
- 8月1日~10日:公司公布7月營收
- 9月1日~10日:公司公布8月營收
更簡單一點來說,就是每個月的10號(遇假日順延)以前,必須公布上個月的營收。
主力最愛的陷阱
回到一開始的場景。假設現在是7月3日,你看到一檔股票營收成長20%,正準備漲停。
問題來了:這個25%的成長率是哪個月份的數據?
很可能是5月份的營收!因為6月營收還沒公布,你看到的是舊數據。
如果你在7月3日追高買進,萬一7月4日公布的6月營收很糟糕,股價可能立刻從漲停變跌停。你買在最高點,隔天就被套牢。
這就是主力最愛設的陷阱。他們知道散戶會被「營收成長」這四個字沖昏頭,忘記確認數據的時效性。
真實數據說話:回測結果震撼人心
為了證明這個差異有多大,我設計了一個完整的回測實驗:
實驗設定
- 測試期間:2019年1月到2025年5月
- 測試範圍:台股所有股票
- 買進條件:營收成長20%以上 + 創新高 + 漲停
- 賣出條件:跌破5日線
兩種方法對比
方法A:一般做法
不管營收有沒有公布,看到成長就買。

方法B:聰明做法
確認最新營收已公布才買。

結果讓人驚呆了

項目 | 方法A | 方法B | 差異 |
---|---|---|---|
總報酬率 | 2,656% | 4,244% | +60% |
勝率 | 45.12% | 46.33% | +1.21% |
最大虧損 | -63.73% | -55.58% | 少虧8% |
交易次數 | 3,788次 | 3,190次 | 少598次無效交易 |
用白話文解釋這個差異

假設你有100萬:
用方法A(一般做法):
- 最慘的時候會虧到剩36萬
- 需要股價漲175%才能回本
- 最終變成2,756萬
用方法B(聰明做法):
- 最慘的時候還有44萬
- 只需要股價漲125%就回本
- 最終變成4,344萬
- 多賺了1,588萬!
這就是一個小細節的威力。
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?
1. 避開地雷股
確認最新營收已公布,可以避開那些用舊數據包裝的地雷股。
2. 減少無效交易
少了598次無效交易,每次交易都更有品質。
3. 降低風險
最大虧損從63%降到55%,讓你在股災時能保住更多本金。
4. 提高勝率
雖然只提高1.21%,但在複利效應下影響巨大。
XQ程式碼:讓電腦程式幫你把關
既然這個細節這麼重要,我們就用程式來自動化處理,團長已經把這個程式碼,透過AI撰寫出來了:
感謝G股團長奉獻自己研究心血給大家!